自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开展以来,市社科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积极主动担当作为,从研究阐释、宣传普及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全方位赋能北疆文化建设,努力成为传承创新北疆文化的重要高地、推广展示北疆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,促进更多北疆文化学术人才不断涌现。
深度挖掘,夯实北疆文化理论根基。市社科联组织广大社科专家学者,围绕红山文化、红色文化、草原文化等的内涵特征、时代价值、传承创新等关键问题,深入开展研究阐释。2025年,持续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和北疆文化研究专项,立项了《推动北疆文化融入赤峰文化事业发展路径研究》《红山文化遗址考古挖掘资料与研究》等课题55项,13项北疆文化研究项目获自治区级课题立项,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赤峰辨识度、体现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,为北疆文化繁荣发展和红山文化申遗奠定学术理论基础。
宣传普及,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。市社科联组织社科社团、社科普及基地,以四季社科普及集中活动和“七进”活动为依托,开展报告讲座、知识竞赛、学术研讨、文化展览等多样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。2025年第一季社科普及集中活动以“社科赋能乡村振兴、助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”为主题,活动期间,举办《弘扬北疆文化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》《书香北疆 共话振兴》等主题报告、阅读分享会10余场,并打造了红山文化精品课程《红博奇妙夜》,有效提升了北疆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发掘人才,为北疆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市社科联充分发挥“联”的作用,整合民族学、历史学、考古学、民俗学等多学科优势,通过建设北疆文化研究基地、设立北疆文化专项课题、召开北疆文化学术研讨会、评选优秀北疆文化社科成果等方式,引导、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投身北疆文化研究与传承工作,为进一步发现和培养北疆文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,为北疆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(市社科联党组书记、主席 张立雄)